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家畜育种学名词解释2016最全版.doc
家畜育种学名词解释2016最全版 家畜育种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改良家畜的遗传特征,提高它们的生产性能,并确保家畜种群的健康和多样性。它是一个涉及遗传学、繁殖学、生理学和动物营养学的综合性学科,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家畜育种学”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选择优秀的个体,更是一个系统工程。 核心目标是提高家畜的肉、奶、蛋、毛等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要增强它们的抗病能力、适应性,以及良好的性格特征。 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一些关键名词,这些词汇是理解家畜育种学的基础。比如,“杂交”指的是不同品种的家畜进行繁殖,目的是将两个品种的优点结合起来,创造出优良的新品种。 “亲本”则是指用于育种的优秀个体,它们的基因会对后代产生重要影响。 还有“选择”这个概念,意味着根据家畜的生产性能和遗传特征,选出适合育种的个体。选择的依据通常包括肉量、体重、产奶量、产蛋数、饲料利用率、以及品种特征等。 此外,“遗传”在育种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家畜的遗传特征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因此了解遗传规律,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育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基因型”和“表现型”是育种中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 “基因型”指的是家畜的遗传构成,而“表现型”指的是家畜在实际表现出来的特征,比如体重、产奶量等。 育种的目的就是通过选择和控制,优化家畜的基因型,从而改善其表现型。
展开
家畜育种学
2025-07-1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