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国际公法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考试版
国际公法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考试版 在国际关系领域,国际公法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并非源自国家主权的单方面规则,而是一种建立在国家间的共同信念和实践基础上的法律体系。简单来说,国际公法学研究的是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维护秩序的方式。 核心概念之一是“习惯法”(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习惯法并非来自“传统的约定俗成”,而是基于长时间的国际行为,当一种行为被广泛认可并被国家普遍认为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就构成了习惯法。 这种习惯法的形成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普遍性(国家行为的广泛性)和一致性(国家行为的统一性)。 另一个关键术语是“普遍性原则”(Pacta Sunt Servanda)。 这个原则是国际公法学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意味着国际公约和条约的效力取决于缔约国的遵守。换句话说,任何国际条约的效力都依赖于各缔约国对其进行执行,如果出现违反的情况,就会对其效力产生影响。 此外,“州在国际法中的地位”也是国际公法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国际法承认国家拥有主权,但同时也强调国家主权并非不受约束。国家的主权受到国际公法的制约,这意味着国家在行使权力时,需要遵守国际公法的规定。 “国际组织”在国际公法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通过制定规则、解决争端等方式,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进程。理解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应对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至关重要。
展开
国际公法学
2025-07-13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