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国际法期末复习资料:国际公法学重点总结+题库(含答案)
国际法期末复习资料:国际公法学重点总结+题库(含答案) 国际公法学,顾名思义,是研究国际社会成员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体系。它并非源于国家间的 treaties 协定,而是建立在普遍认可的原则和规范之上,构成了一个超越国家主权的法律框架。理解国际公法学的基础,首先要掌握“普遍教导”、“习惯法”和“普遍实践”这三个核心概念。 普遍教导意味着某种行为在国际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法律规范;习惯法则基于长期的国家行为模式,最终形成具有约束力的规则;而普遍实践则要求这种行为必须得到国际社会成员的广泛遵守。 在国际公法学的核心领域,我们不能忽视“国家主权”的限制作用。虽然国家拥有主权,但其主权并非绝对的,而是受到国际公法规范的制约。比如,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等都对国家行为施加了限制,要求国家在履行权利的同时,兼顾人类共同利益和环境保护。 接下来,让我们快速浏览一些重要的国际公法学题库及答案,帮助你快速掌握核心知识。 题库(示例) 1. 以下哪一项不是构成习惯法的要素? A. 长期国家行为模式 B. 国际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可 C. 国家政府的强制执行 D. 国际社会成员的广泛实践 答案:C 2. 关于“普遍实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必须存在相关的国际条约 B. 必须经过国家政府的批准 C. 必须得到国际社会成员的广泛遵守 D. 必须具有强制执行力 答案:C 3. 国际人权法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体现为: A. 彻底取代国家主权 B. 在特定领域对国家行为进行限制 C. 完全取消国家主权 D. 国家主权不受任何影响 答案:B 4. 下列哪种行为最有可能成为习惯法的形成基础? A. 一个国家签署的一项条约 B. 多个国家长期采用相同的法律规则 C. 一个国家政府的政策声明 D. 一个国际组织的建议 答案:B 希望这份简单的题库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际公法学的核心知识点,祝你期末考试顺利!记住,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应对复杂国际问题,并在未来从事国际法律领域工作的基石。
展开
国际公法学
2025-07-13
7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