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国际公法学复习笔记(47)
国际公法学复习笔记(47) 国际公法,这个看似高深莫测的概念,其实是人类为了规范国际关系、维护和平而产生的集体规则体系。它并非源于任何国家或组织设立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认同逐渐形成的。正如参考词条“国际公法学”所强调的,它依赖于国家间的普遍承认和尊重,是国际社会秩序的基础。 理解国际公法,首先要认识到它的来源并非单一的条约或协议。虽然国际条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更核心的是习惯法(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即长期的国家行为模式逐渐形成并得到普遍承认的规则。想想看,比如“国家主权”这个概念,它本身就超越了具体的条约,而是基于各国长期以来的行为和相互认知。 习惯法形成的关键在于“普遍性和一致性”。也就是说,必须有相当数量的国家采用同样的行为模式,并且这种行为模式必须得到广泛的认可。如果只有少数国家遵守某种规则,它就不能被认定为习惯法。这其中也涉及到“一致性”,即国家行为之间必须存在某种逻辑关系。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国际公法中的“义务”。一个国家是否承担国际公法上的义务,取决于它是否承认该规则,以及该规则是否适用于该国。换句话说,国际公法上的义务并非“强制执行”,而是建立在国家自愿的基础上,体现了国家间的责任和约束力。 当然,国际公法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演变,反映出国际社会新的需求和考量。对于国际公法学的学习,需要始终保持批判性思维,深入理解其历史渊源、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
展开
国际公法学
2025-07-13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