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各章名词解释简答 论述合集
国民经济统计学考试各章名词解释简答 论述合集 国民经济统计学,顾名思义,是对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研究。它不仅仅是数据的简单收集,更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考试中,理解这些核心概念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对整个学科的把握。 首先,我们要明确“国民经济”的含义。它涵盖了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商品、服务和资源等。理解“国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是理解整个统计学体系的基础。 其次,“国民收入”概念同样重要。它代表了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和分配的财富,通常分为生产要素收入(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和非生产要素收入(转移性收入、政府转移性收入)。 “国民总产品”(GN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重要指标,它代表了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生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与之相关的“国民可支配收入”(NDI)则反映了个人和企业可用于消费和投资的收入水平。 “国民消费总支出”(C)是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支出,是衡量一个国家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 同样,“投资”(I)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变更资产投资,反映了生产要素的投入。 最后, “国民储蓄”(S)指的是个人和企业在收入基础上,未用于消费的部分,是投资的来源。 掌握这些核心概念,构建起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基础框架,才能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学科。
展开
国民经济统计学
2025-07-13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