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国民经济统计学名词解释
国民经济统计学名词解释 国民经济统计学,这听起来似乎晦涩难懂,但其实它就像经济的“脉搏”,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简单来说,它是一门研究和统计国民经济活动,反映国民经济结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学科。 换句话说,它试图用数字和数据,揭示经济的真实面貌。 其中,一个核心概念是“国民生产总值(GDP)”。 GDP通常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最常用的指标。它代表了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按年或按季度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生产单位(包括企业、农业和个人)所创造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另一个关键概念是“人均GDP”。 它是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除以总人口得到的。 人均GDP更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也更易于进行国际比较。 此外,还有“国内生产总值(NPV)”、“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支数”等重要名词。 它们都围绕着“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规模和运行状况”这个核心问题展开。 理解这些名词,就相当于掌握了解读国民经济数据的一把钥匙。 掌握了这些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官方发布的经济数据,才能对经济形势有更深入的认识,甚至可以进行更专业的分析和判断。 总之,国民经济统计学名词解释,不仅仅是简单的定义,更是一扇通往经济实体的窗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经济世界。
展开
国民经济统计学
2025-07-13
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