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5 页

第 2 页 / 共 5 页

第 3 页 / 共 5 页

第 4 页 / 共 5 页

第 5 页 / 共 5 页

《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
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 国土空间规划,简单来说,就是对国家土地资源的综合管理与利用。但它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分配土地,而是一个系统性的、科学的、动态的规划过程。 “国土空间规划原理”的核心,就在于它对这一规划过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核心内容以及实施方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为实际规划实践提供了一套理论框架。 考研时,理解“国土空间规划原理”至关重要。它强调了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认为国土空间是一个复杂、统一的整体,需要从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这与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以经济为中心”的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体现了现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国土空间”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它不再仅仅是“土地”,而是包含了土地上的所有要素,包括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基础设施等。 规划要关注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国土空间的协调发展。 更重要的是,“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强调了规划的动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变化,国土空间规划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这也体现了规划的“动态性”与“连续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调整,以确保规划的有效性。 考研时,务必掌握好这一核心概念。
展开
国土空间规划原理
2025-07-13
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