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司法考试《商法》复习笔记:双重优先原则的适用
司法考试《商法》复习笔记:双重优先原则的适用 首先,要明确“双重优先原则”是商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在《商法》的学习中,它经常被提及,但很多同学可能对其理解不够透彻。简单来说,双重优先原则指的是在特定情况下,债权人同时对债务人拥有两种权利,并且这种权利优先于其他权利,包括其他债权人和抵押权。 核心在于区分两种优先权:第一优先权通常与抵押权相关,第二优先权则与保证债权的关系更为紧密。理解这种区分是成功应对司法考试的关键。具体而言,抵押权通常作为第一优先权,意味着债权人即使债务人破产,也能够优先获得抵押物进行偿还。 当然,第二优先权,比如保证债权,会受到保证人的承诺影响,其优先权往往取决于保证人的责任承担能力。这意味着,在债权人之间,抵押权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一些具体案例。比如,如果某公司向银行贷款并抵押其存货,同时又有一位担保人保证了这笔贷款,那么银行在债权人之间具有优先权,而担保人只能在银行无力偿还的情况下介入。 因此,在备考《商法》时,务必牢固掌握双重优先原则的定义、适用范围以及与其他债权类型(如抵押权、保证债权)的关系。善用搜索词条“商法”的相关信息,深入理解相关案例,才能真正掌握这一核心概念,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展开
商法
2025-07-13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