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口腔助理医师《口腔黏膜病学》考点: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_口腔助理医师
口腔助理医师《口腔黏膜病学》考点: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口腔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是口腔黏膜病学中常见的疾病,也是口腔助理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的病例。从“口腔黏膜病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由念珠菌(主要为Candida albicans)引起的真菌感染,通常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或黄色致密斑块,患者伴有烧灼感、疼痛等不适。 病因复杂,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营养不良者等。也与口腔卫生不良、黏膜受损等因素有关。从“口腔黏膜病学”的诊疗策略来看,首要任务是明确诊断,通常通过临床症状和镜检(真菌镜检查、菌涂培养)相结合来确定。 治疗方面,核心在于对念珠菌的有效控制。在“口腔黏膜病学”的指导下,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抗真菌药物。局部应用是首选,如克霉素口服凝胶、咪康唑乳膏等,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减少药物的全身性不良反应。 此外,注意口腔卫生至关重要。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物残渣刺激病灶,有助于病情缓解。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患者,需要从“口腔黏膜病学”的宏观角度出发,积极寻找和控制潜在的诱发因素,才能达到根治。 在临床实践中,作为口腔助理医师,需要牢固掌握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
口腔黏膜病学
2025-07-13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