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书籍)
中国现代文学史(书籍)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由封建制度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以反映时代变迁、揭示社会矛盾、表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文学创作活动的总过程。其研究对象是包括新文化运动、民国文学、新四人运动、抗日战争文学、解放战争文学、新中国文学在内的各个时期文学作品和作家群体。 本书(指需要阅读的经典书籍,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何其文著)通常将中国现代文学史划分为几个主要阶段,以清晰的时间轴为基础,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脉络。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1898-1927): 这一时期是现代文学的开端,以陈学生、郭沫若、周作人等为代表,通过翻译西方文学,学习西方文艺思想,大胆批判旧文化,奠定了现代文学的基础。其重要特征是西方文学的引入、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对新文化思想的探索。 二、民国文学时期(1927-1949): 这一时期是现代文学的黄金时期,涌现出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如鲁迅、老舍、巴金、茅盾等。文学创作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反映了社会现实、人民生活和时代变革。 三、新四人运动及抗日战争文学(1927-1945): 文学创作与政治运动紧密相连,以张爱如、刘雪庵等为代表,服务于新四军的革命斗争。 四、解放战争文学及新中国文学(1949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文学创作围绕着社会主义建设展开,涌现出以老舍、巴金、萧红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 总而言之,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需要关注关键作家、作品、流派及其所代表的思想和创作特点,并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在于理解其作为一部书籍所涵盖的时间跨度和内容深度。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3
17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