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口腔材料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第二章:口腔无机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口腔材料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第二章:口腔无机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章的重点,无非就是理解口腔无机材料的那些“身体素质”。想想看,牙科材料的应用,离不开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深入掌握。这章内容对于牙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至关重要,也是很多同学的难点所在。 首先,我们要明确“口腔无机材料”的定义。这里指的是各种用于口腔领域的无机材料,比如玻璃离子交换体(GIBC)、磷酸钙、二氧化硅、氟磷石灰等。这些材料在牙科应用中,都需要了解其特定的物理化学性质,才能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接下来,我们重点关注关键性质。例如,玻璃离子交换体(GIBC)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是其离子交换能力和对牙本质的渗透作用。这种特性决定了GIBC在补牙材料中的关键作用——通过交换离子,改变牙本质的化学环境,抑制再矿化,从而达到修复效果。 记住,关键在于理解这个交换过程。 然后,磷酸钙材料也需要仔细研究。 磷酸钙的分解产物——磷酸和碳酸钙, 它们对牙本质的溶解和再矿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此外,磷酸钙的晶体形态,比如羟基磷酸钙(CPC),其纳米结构对再矿化过程也有着显著的控制作用。 最后,关注二氧化硅材料,如二氧化硅凝胶。 它们具有独特的渗透性和表面活性,能够渗透到牙本质微观结构中,改变其化学成分,抑制再矿化。 理解这些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掌握口腔无机材料的关键。 总之,这章要点掌握好, 相信你一定能顺利通过期末考试!
展开
口腔材料学
2025-07-12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