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口腔临床药物学名词解释
口腔临床药物学名词解释 在口腔临床药物学中,术语的精准运用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定义,更代表着对口腔疾病与药物关系、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我们今天将一起梳理一些核心名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个学科的精髓。 首先,需要明确“口腔药物学”的概念。它指的是研究口腔疾病治疗中药物的作用原理、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的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弄清楚药物在口腔这个特殊环境下的行为,以及它对牙齿、牙龈、口腔黏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药效学”这个概念。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在口腔组织中的作用效果,比如抗感染、止痛、抗炎等。它涵盖了药物的浓度、作用时间和作用强度,是评估药物疗效的基础。 “药代动力学”则关注药物在口腔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了解这些过程,有助于确定最佳的给药方式和剂量,避免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从而影响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药敏试验”也是口腔临床药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诊断手段。通过测定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可以为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药物浓度”在口腔药物学的研究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牙齿和牙龈的结构特性导致口腔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受限,因此药物浓度对疗效有显著影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药物不良反应”。口腔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黏膜刺激、牙齿变色等。对这些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评估,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和应用口腔临床药物学的基础。
展开
口腔临床药物学
2025-07-12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