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9 页

第 2 页 / 共 19 页

第 3 页 / 共 19 页

第 4 页 / 共 19 页

第 5 页 / 共 19 页

第 6 页 / 共 19 页

第 7 页 / 共 19 页

第 8 页 / 共 19 页

第 9 页 / 共 19 页

第 10 页 / 共 19 页

第 11 页 / 共 19 页

第 12 页 / 共 19 页

第 13 页 / 共 19 页

第 14 页 / 共 19 页

第 15 页 / 共 19 页

第 16 页 / 共 19 页

第 17 页 / 共 19 页
详解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8 页 / 共 19 页
详解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9 页 / 共 19 页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理论)-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理论)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关于伦理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根本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伦理道德领域提出的重要理论。其核心在于,马克思认为,伦理道德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经验,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改造。 伦理道德不是抽象的道德原则,而是建立在具体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阐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西方伦理学的主要区别和联系,重点介绍“实践是衡量道德的唯一标准”这一根本观点,以及“阶级斗争”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2. 伦理道德与社会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分析伦理道德与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强调伦理道德是社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和反映,以及社会生产关系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3.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核心内容: 探讨“人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实践是衡量道德的唯一标准”、“人的价值是社会生产者的价值”、“人的自由是基于生产的自由”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4. 伦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伦理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观点,强调法律是阶级利益的体现,而伦理道德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5. 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建设的理论支撑: 结合中国实际,探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成果,指导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建设。 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伦理道德与法律关系的根本观点。 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伦理道德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并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内容,并提高其理论应用能力。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展开
思想道德与法治
2025-04-04
2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