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知识点整理.doc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知识点整理 卫生毒理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等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它不仅仅关注“毒”的定义,更重要的是评估暴露于这些物质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为保护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分支,卫生毒理学在预防疾病、制定法规以及进行风险评估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核心概念中,“毒性”本身就包含了反应的程度,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暴露途径(吸入、摄入、皮肤接触等)、剂量、持续时间以及个体差异(如年龄、遗传、健康状况)。 了解这些因素对于准确评估风险至关重要。 在研究内容上,卫生毒理学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例如,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职业卫生毒理学关注工环境中暴露的化学物质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以及环境毒理学则研究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潜在危害。 此外,剂量-效应关系是卫生毒理学的基石。 也就是说,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其毒性会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并非线性关系。 存在一个临界剂量,在这一剂量以下,可能不会产生明显的毒性效应。 更重要的是,现代卫生毒理学注重“流行毒理学”,即研究人群中暴露于特定物质的状况,以及这些状况与健康事件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毒性风险,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比如,评估饮用水中的污染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或是分析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等。
展开
卫生毒理学
2025-07-12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