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模拟题及名词解释_一、名词解释1.氮平衡2.必需氨基酸3.氨基酸模式4.参考蛋白质5.蛋白质功效比值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模拟题及名词解释_一、名词解释1.氮平衡2.必需氨基酸3.氨基酸模式4.参考蛋白质5.蛋白质功效比值 在营养学领域,理解“氮平衡”至关重要。它并非仅仅是数字的简单计算,而是对人体内氮代谢的全面考量。根据卫生学原理,人体摄入的氮元素,一部分会转化为蛋白质,一部分则会通过尿液、粪便和呼气等途径排出。因此,氮平衡的目的是评估饮食提供的氮量是否能够满足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求,进而了解营养状况是否良好。过高的氮平衡可能提示蛋白质摄入不足,而过低的氮平衡则可能意味着蛋白质过剩。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必需氨基酸”。这是营养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简单来说,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构建蛋白质的关键组成部分,而缺乏任何一种必需氨基酸都会导致蛋白质合成受限,影响机体健康。 “氨基酸模式”则进一步阐释了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它强调了不同氨基酸在蛋白质合成中的相对重要性。并非所有氨基酸都以相同的比例参与蛋白质合成,而是存在某种“模式”,这直接影响着蛋白质的质量和功能。 “参考蛋白质”的概念同样重要。它指使用特定的蛋白质作为基准,评估其他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通过比较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营养特性,为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提供依据。 最后,理解“蛋白质功效比值”能够帮助我们更科学地评估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它反映了蛋白质在满足人体蛋白质需求方面的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营养指标。希望这些概念能够为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
卫生学
2025-07-12
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