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4 页 / 共 9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叶浩生版 医学心理学史
叶浩生版 医学心理学史 医学心理学,这个看似遥远却又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发展历程颇为曲折,充满着学术争鸣与观念变革。理解叶浩生版的医学心理学史,就如同窥探了一段精神医学的“罗曼史”。 早期,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紧密相连。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精神疾病的生理基础。这正是“生理学派”兴起的时代,如James、Wundt、Binet等,他们致力于研究精神活动的生理机制,并试图用生理学的方法来解释精神疾病的产生。这批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医学心理学”的雏形,强调精神障碍的生物学根源。 然而,随着精神病学的发展,尤其是精神动力学理论的出现,人们开始关注精神疾病的心理因素。Freud对精神分析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精神疾病的看法,也为医学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潜意识和无意识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这与“行为学派”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十世纪中期,行为学派的兴起,则带来了“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转折。行为学派强调通过环境的刺激和强化来改变患者的行为,对治疗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时期,对学习理论、条件反射、习惯养成等方面的研究成为主流。 随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关注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如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这使得医学心理学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总而言之,叶浩生版的医学心理学史,反映了医学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思想观念的演变。从强调生理基础到关注心理因素,再到认知功能,医学心理学不断地探索和进步,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精神疾病的理解和治疗。
展开
医学心理学
2025-07-12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