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劳动经济学》(三)课程考试说明
《劳动经济学》(三)课程考试说明 考试“劳动经济学”(三)旨在深入理解劳动市场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并掌握分析劳动市场和制定相关政策的工具。本课程核心围绕劳动力供给、需求、工资水平以及劳动力市场政策展开,对学生提升经济学研究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考试将重点考察学生对劳动供给理论的掌握。这包括分析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如人口结构、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等,并理解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成。 搜索词条“劳动经济学考点”中的“劳动力供给”是基础,务必理解其影响因素,以及供给曲线的弹性。 其次,考试将深入探讨劳动力需求理论。学生需要理解企业在不同价格下如何决定雇佣工人数量,理解技术进步、资本替代效应等因素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再者,考试将着重考察学生对工资水平的理论分析。这里不仅要理解工资水平由供求关系决定,还要考察工资歧视、工资内幕等特殊情况,以及政府干预(如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最后,本课程的考核内容还包括对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评估,如失业救济金、职业培训等,考察学生能否运用经济学原理对这些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和分析。 理解“劳动经济学考点”中关于政策干预的论述,能有效提高考试通过率。 总体来说,本课程的考核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工具分析劳动力市场,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的能力。
展开
劳动经济学
2025-07-12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