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2 页 / 共 13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3 页 / 共 13 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名词解释及简答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名词解释及简答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基石。它涵盖了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失业保障等多个关键领域,旨在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理解这些核心名词,对于规范劳动行为、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解释“劳动合同”。这是劳资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是劳资双方就用工事内容、期限、方式、权利义务等事项订立的协议。简单来说,就是双方明确约定了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等,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让用人单位明确自己的责任。 其次,“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多种类型。这些保险旨在为劳动者提供在养老、疾病、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的保障,减轻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失业保险”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保险,旨在在劳动者失业时,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和再就业服务。根据《失业保险法》,失业人员符合条件后可以申请领取失业金,帮助其渡过难关,积极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工伤保险”是保障劳动者因发生工伤而产生的医疗、伤残、死亡等经济损失的保险。它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伤害的保护,也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安全的责任。 总而言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体系中的各项名词,都是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熟悉并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有效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
展开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2025-07-12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