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完整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复习题.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练习题库及答案.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复习资料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复习资料重点笔记知识点总结 《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构建了以“文学与社会”为核心的时代框架,旨在展现中国现代文学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轨迹。本书的核心观点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衰荣辱,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革息息相关。 一、先秦(1918-1949): 这一时期是现代文学的奠基阶段。重点关注新文学运动的兴起,以及早期作家如郭沫若、周oyan、巴沟八贤弟等对现实主义创作的探索。 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文学的创作往往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旧制度的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憧憬。 二、建国初期(1950-1976): 此段时期,文学创作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强调为人民服务、歌颂革命、赞美集体。 “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逐渐形成,同时,涌现出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 值得关注的作家包括老舍、巴金、湛江等。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经历了严重的停滞和混乱。 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遭到严重打击,文学事业遭受重创。 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对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改革开放以来(1976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作家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创作方向,题材更加广泛,风格更加多样。 重点关注“文学的自觉”和“文学的多元化”的探索。 总而言之,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强调文学与社会关系的紧密联系,为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理论框架。 需要重点掌握该书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关键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以及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辩证分析。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4
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