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农业气象学期末考试气象学名词解释
农业气象学期末考试气象学名词解释 农业气象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气象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农业活动对气象的影响的学科。它就像是一位农业界的“翻译”,把天气变化的语言,准确地传递给农民,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农事活动。 这门学科的根基,就建立在对各种气象要素的深刻理解之上。 其中,“日射量”是农业气象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的能量总量。日射量不仅决定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也直接影响着土壤温度和湿度,进而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农民需要关注日射量,以便合理安排播种、施肥和灌溉的时间。 “蒸发量”同样是农业气象学中的核心要素。它代表了植物、土壤和水面释放水分的过程。 蒸发量受到温度、湿度、风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炎热干燥的天气里,蒸发量会迅速增加,导致土壤水分流失,甚至造成“中暑”现象。 “露水”也值得特别关注。 露水是指在夜晚或清晨,由于地面温度低于空气温度,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在植物表面形成的露珠。 它的形成和消失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对农作物的生长也具有重要意义。 “风速”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还与“病虫害”的传播息息相关。 强风可能会吹落幼苗,破坏作物,甚至成为病虫害传播的媒介。 了解风速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农民采取相应的防风措施,减少损失。 总而言之,农业气象学涵盖了许多气象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掌握这些关键名词的含义,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展开
农业气象学
2025-07-11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