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农业政策与法规名词解释
农业政策与法规名词解释 农业政策与法规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理解其中的核心名词,对于从事农业相关工作、学习农业专业、乃至参与农业改革都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一些关键名词进行简要解释,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这一领域的基本认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农业政策”的概念。农业政策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各种法规、措施和行为规范。它涵盖了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旨在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农民利益、稳定社会经济。可以说,农业政策是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是“菜根知上流”的指导方针。 紧接着,“农业法规”则指为了规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农业资源安全而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都是重要的农业法规。这些法规如同“规矩”一样,约束着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其健康发展。 此外,“农业补贴”是农业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生产,对农民或农业企业给予的直接或间接经济补偿。它通常用于鼓励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成为近年来农业政策关注的焦点,指的是保障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不仅关系到农产品的安全,也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最后,“农业生态”则是农业政策长期发展目标之一,它强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追求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既考虑了经济效益,也考虑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而言之,农业政策与法规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终惠及广大农民和消费者。
展开
农业政策与法规
2025-07-11
2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