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文学史(一)》重点笔记
自考汉语言本科《中国文学史(一)》重点笔记 一、 绪论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了解中国文化发展脉络,认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规律。 研究方法: 史料考证、文献研究、文化分析等。 主要史观: 唯物史观、马克思历史观等。 史料的来源: 古籍、碑刻、文献、考古发现等。 二、 上古文学 (商周) 特点: 原始宗教信仰、英雄主义、原始歌谣、神话传说 代表作品: 《诗经》、《 Shang Shu》(甲骨文) ,《周易》 主要内容: 描绘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政治制度。 三、 先秦文学 (春秋战国) 思想文化影响: 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学形式: 诗歌、散文、杂文。 代表作家: 屈原、公孙龙、zun攻 代表作品: 《楚辞》、《左传》、《国语》 四、 秦汉文学 司马相如: 《子虚赋》、《列子译注》 李 Shen:《列子译注》、《抱朴子》 文学风格: 现实主义色彩,反映社会矛盾。 五、 魏晋南北朝文学 玄学思潮: 佛教的传入及对玄学思想的冲击。 文学风格: 浪漫主义、玄学思潮、个体情感的解放。 代表作家: 曹植、曹丕、陶渊明 代表作品: 《诗经》后篇、《世说新语》、《张角传》 六、 隋唐文学 经济文化繁荣: 促进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诗歌的鼎盛时期: 涌现出大量的优秀诗歌作品。 散文的成熟: 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作品。 代表作家: 李白、杜甫、王维、 韩愈、 柳宗颜 代表作品: 《诗经》 诗歌,《唐诗三百首》,《文心雕龙》 七、 宋代文学 理学的影响: 促进了文学的内省和反思。 诗歌的衰落: 诗歌创作逐渐衰落。 散文的繁荣: 散文创作进入繁荣时期。 代表作家: 苏轼、黄庭坚、林清玄 代表作品: 《宋词三百首》,《文与和论》 注意: 以上内容为《中国文学史(一)》重点笔记的框架性整理, 实际考研需要查阅详细教材和参考资料。需要重点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以及重要的史学观点。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4-03
19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