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3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2 页 / 共 3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3 页 / 共 3 页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 公共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名词解释总结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 公共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名词解释总结 公共经济学,顾名思义,是研究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的学问。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财政预算分析,而是从更宏观、更深入的角度审视政府行为对资源配置、市场竞争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正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七版中强调的,公共经济学关注的是“外部性”、“公共物品”和“市场失灵”等关键概念。 “外部性”指的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对第三方造成的非市场成本或收益。例如,工厂排放的废水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就是典型的外部性。 解决外部性问题,通常需要政府通过税收、补贴、管制等手段进行干预,以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共物品”又称非竞争非排他性商品,是指满足公共需求,且消费者越多消费者不会降低其享受服务质量的商品。 典型的例子包括国防、公共交通和清洁的空气。 由于市场机制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因此通常需要政府的干预来提供。 “市场失灵”则指的是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市场无法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从而导致效率损失。 例如,信息不对称、垄断、外部性等都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同样需要政府的干预。 总而言之,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广泛,涉及政府财政、税收、公共服务、产业政策等各个方面, 旨在通过经济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社会福利,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对于掌握公共经济学理论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展开
公共经济学理论与应用
2025-07-11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