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0 页 / 共 13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医学复习资料】儿科学名词解释
【医学复习资料】儿科学名词解释 儿科学,简单来说,就是专门研究儿童健康成长各个方面的学科。它可不是仅仅是“补钙”、“打针”那么简单,而是涵盖了从妊娠、新生儿、儿童、青少年到青年期的生理、病理、预防、诊断和治疗全过程的综合性学科。 想要真正掌握儿科学,需要理解其复杂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 “出生”、“新生儿期”是儿科学研究的基石。新生儿期是婴幼儿生命最初的阶段,其生理特点、常见疾病、以及如何进行初次检查和护理,都是儿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 比如,羊水阻力测试、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处理,都关系着婴儿的生命安全。 “婴幼儿期”又称“0-3岁”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儿科医生会关注儿童的疫苗接种、营养状况、以及各种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儿童期” (3-12岁) 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免疫系统逐渐增强,但仍需要定期体检,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各种潜在的健康问题。例如,注意儿童的龋齿、哮喘、过敏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青少年期” (13-19岁) 是青春期,身体发生剧烈的变化,需要儿科医生关注青春期特有的问题,如身高体重异常、月经不调、性发育问题等等。 同时,青少年时期也容易出现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等,需要进行积极的预防和管理。 总而言之,儿科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学科,它需要医生们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精湛的临床技能,以及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深刻理解。
展开
儿科学
2025-07-10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