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复习资料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2 页 / 共 11 页
复习资料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介入放射学重点
介入放射学重点 介入放射学,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影像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在体内的特定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它与传统的介入手术有着本质区别,核心在于影像的精确引导,使得操作更加精准,损伤更小。理解这个概念本身,就奠定了介入放射学重点的基础。 影像引导,是介入放射学的灵魂。常用的影像手段包括超声、CT、MRI,甚至PET/CT,根据不同的疾病和治疗目的,选择最合适的影像模式,实时监控操作过程,确保探针、导管等器械能够准确到达目标部位。 诊断方面,介入放射学提供了多种先进的诊断方法。例如,活检穿刺,可以获取病灶组织的样本,进行病理分析,明确疾病诊断。此外,还可以进行造影,观察血管或脏器的功能状态,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治疗方面,介入放射学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栓塞术,通过向血管内注入栓塞剂,阻断病变血管,达到止血、消融等效果;药物灌注治疗,将药物直接灌注到肿瘤内,增强药物疗效;以及引流术,通过导管将脓液、血块排出体外。 值得注意的是,介入放射学并非没有风险。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术中密切监测,术后精心护理,对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总而言之,掌握介入放射学核心概念及技术手段,是医务人员提升诊疗水平的关键。
展开
介入放射学
2025-07-08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