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笔记全面版-Jerry-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笔记全面版-Jerry-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人格心理学——每日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每日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一个听起来充满力量却又又复杂的名词。它不仅仅是研究我们行为的简单总结,更致力于揭示我们独特个性的深层原因和运作机制。简单来说,人格心理学探讨的是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的形成和发展。 核心概念之一是“人格特质”。 心理学家们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些稳定的、可测量的特征,例如外向、内向、神经质、开放性、尽责性等等。这些特质就像我们性格的基石,决定了我们如何与世界互动,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性格”这个词经常被用来代替“人格”,但两者并非完全等同。性格更多的是描述我们短时间内、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而人格则关注的是个体长期、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 “自我概念”同样是人格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谁的认知和评价,包括自我描述、自我评估以及自我期望。 健全的自我概念对个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进一步深入,我们会了解到“防御机制”的运作。 心理学家发现,当我们面临压力、焦虑或负面情绪时,我们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比如否认、合理化、投射等等。 “人格发展”也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虽然基因在人格特质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成长环境、社会互动、文化背景等因素同样对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影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明白如何影响他人的发展。
展开
人格心理学
2025-07-08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