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笔记全面版-Jerry-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笔记全面版-Jerry-M.Burger著-陈会昌等译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笔记
人格心理学复习笔记 人格心理学,这个领域总是让我觉得既神秘又引人入胜。它试图理解我们个体独特而持久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简单来说,它探讨的是“为什么我们是这样的人?”这个问题。 我们通常认为“性格”和“人格”是经常被混淆的概念。在人格心理学中,“人格”被定义为相对稳定的、持久的心理特征集合,它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行动。而“性格”则更偏向于描述个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相对来说,它更具可变性。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尤其是其潜意识理论,对人格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三套结构:意识、潜意识和超意识,认为潜意识中的冲突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虽然他的理论现在受到一些质疑,但它依然是理解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石。 随后,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人类共有一种深层的无意识,其中包含着原型,这些原型会影响我们的梦境和创造力。 这种理论的提出,让“人格”的概念更进一步地扩展了。 认知主义人格理论则强调个体如何通过认知过程来构建和维护自己的自我概念。 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这种理论认为,人格不是一种内在的“东西”,而是一种动态的、由认知过程塑造的结构。 总而言之,人格心理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无论是从心理动力学、认知主义还是其他理论视角出发,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 持续学习,对各种理论进行思考和批判性分析,才是深入理解人格的关键所在。
展开
人格心理学
2025-07-08
3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