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名词解释&小知识点(含部分考题)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名词解释&小知识点(含部分考题)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顾名思义,是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和技术,对临床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以确定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数量、药敏性等信息,最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这门技术水平与否,直接关系到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精准治疗。 首先,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些关键名词。例如,“菌落计数”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通过计数器准确地统计细菌培养皿中细菌的数量,是判断感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药敏试验”则通过观察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生长情况,来确定最佳的抗生素选择方案——“敏感性”,这是对抗生素选择的基石。 接下来,咱们聊点小知识。你知道吗? “菌株”指的是具有相同遗传信息的一群细菌,就像人类的基因一样,菌株的差异可能导致药敏试验结果的差异。因此,菌株鉴定对于准确判断感染源头和确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还有一项常见的小知识:“分离培养”是指从临床样本中获取纯净的细菌培养,这是获得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基因检测的前提。 巧不巧,许多临床微生物学考试中都涉及这些基本概念。 考题举例:如果患者血培养结果提示“葡萄球菌”,下一步应该做什么?(A)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疗 (B)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 (C)进行胸部X线检查 (D)进行肝功能检查。 答案是B,因为仅仅知道是“葡萄球菌”无法确定其菌株,更无法评估其药敏性。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现代医学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实验室技术人员来说,都是必备技能。
展开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2025-07-08
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