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汇总】中药学90个名词解释
【汇总】中药学90个名词解释 中药学,一个充满智慧与奥秘的领域,它不仅仅是草药的知识积累,更是一门建立在古老经验基础上的系统科学。理解中药学中的各种名词,是深入学习和实践的关键。下面,我们汇总整理了90个中药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 首先,让我们从基础概念入手。例如,“药性”是中药学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指的是药物对人体产生的整体效应,包括寒热、温凉、平肝、健脾、降火等。 “味”也同样重要,如苦、甘、酸、辣、咸,这直接关系到药物的适应症和服用方法。 “剂型”则指药物的形态,常见的有散剂、片剂、丸剂、胶囊、注射剂等,不同的剂型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接着,涉及药物分类。 “君药”主要用于治疗主病,如人参、黄芪;“臣药”则辅助治疗,例如茯苓、白术;“佐药”用于扶持,如甘草、当归。 此外,“方剂”是一种由多种药物组成的药方,例如六味丸、当归饮片,体现了中药材之间的相互配合。 更深层次的理解包括“中气”、“经络”、“阴阳”、“五行”等概念,这些都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阴阳”的概念,反映了人体内部的平衡状态,而“五行”则用来描述不同脏腑之间的关系。 了解这些理论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药的作用机制。 此外,还有诸如“处方”、“方解”等概念。 “处方”指的是医生根据病情开出的药物方,而“方解”则是对处方进行解释和总结,阐述其作用和原理。 最后,提及 “方剂学”是中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方剂的组成、配伍、作用和临床应用。 中药学名词解释的掌握,是学习中药学、规范用药的基础,也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药的精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
中药学
2025-07-08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