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每章重点笔记.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考试复习题.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考试复习要点.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案例分析复习题.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答题要诀.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后习题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必背核心知识点大全.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笔记课后习题详解.pdf
《思想道德与法治》核心笔记.pdf
第 1 页 / 共 1 页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初中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历年高考常考科目之一,其复习资料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考试水平。本试题旨在考察考生对该科目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下为部分真题及答案,供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A. 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 B. 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注意言行 C. 尊重师长,遵守校规校纪 D. 尊敬同学,互相帮助 答案:B 2. “小X”在课堂上经常迟到早退,不认真完成作业,给其他同学和老师带来不便,这种行为属于以下哪种道德行为? A. 有益于社会 B. 违背社会公德 C. 有利于个人发展 D. 符合社会规范 答案:B **二、判断题** 3. 判断题: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和立场。 ( ) 答案:正确 4. 判断题:遵守法律法规是公民的义务,但不是衡量个人道德水平的唯一标准。 ( ) 答案:正确 **三、简答题** 5. 简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100-200字)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公民的权利是其在社会中所享有的自由和福利,但这些权利并非没有限制,必须在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才能行使。反之,公民的义务是对社会、国家和集体的责任,也是权利的保障。履行义务,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时,也要考虑到自身的义务,避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只有公民双方都积极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案例分析** 6. 案例:某同学在小组讨论中,由于表达能力较弱,提出的观点并不出众,但积极认真地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并虚心接受建议。请分析该同学的道德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00-200字) 该同学的道德行为完全正确。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虚心接受建议,体现了尊重他人、求同存异的良好品质。即使自己的观点不占主导,但通过积极参与讨论,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虚心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上为部分真题及答案,供考生参考。 祝您考试顺利!
展开
思想道德与法治
2025-04-04
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