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纯干货|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点汇总
纯干货|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点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这短短的百余年,却孕育了无数的思想火花和艺术瑰宝。想要真正理解它,就得掌握一些关键的“考点”。 这不仅仅是记住作家名字和作品,更在于理解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思想流派,以及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文化精神。 首先,我们不得不提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现代文学的起点。 梁实秋、郭沫若等人的早期作品,体现了新思想的冲击和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关键考点包括:批判旧文化、倡导民主自由、追求个性解放。 其次,关注“文学革命”时期——20世纪20年代。 这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年代,各种文学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比如,陈北极的“新主观派”,以心理描写和对个体体验的关注,彻底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写作风格。 莫言、老舍等人的作品也开始关注民生,展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 再来,不要忽略“文化大革命”对文学的影响。 尽管这段时期文学创作受到政治压迫,但依然有许许多多作家坚持创作,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人民的希望。 例如, 扎根于农村的作家,如巴金、许慎平,用笔墨记录了人民的生活,也引发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最后,要关注“新时期文学”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 重点关注作家们对现实的关注、对人性的探索,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总之,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需要系统地梳理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各个流派的思想特点,并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 这并非简单的记忆,而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精神的领悟和体会。
展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5-07-08
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