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 (1)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汇总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构建了庞大而复杂的文化体系。理解这些核心概念,是探寻中国文化精髓的第一步。 “礼”作为中国文化基石,指的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强调等级秩序、道德伦理和人际关系和谐。 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仁”则代表着普遍的爱和同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道德准则,要求人们关爱他人、克己复礼,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的美好向往。 “义” 指的是合宜、正当,是“仁”和“礼”的实践基础。 “义”强调行为的公正、合理的原则,是人们道德判断的标准。 讲“义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互助互爱、维护正义。 “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追求,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和”不只是简单的避免冲突,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构建和谐关系的过程。 这体现在中国传统艺术、建筑、以及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指不偏不倚、适度适中。 它强调在各种矛盾中保持平衡,避免极端和偏颇。 “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 在中国文化中,并非简单的宗教信仰,而是对宇宙、人生、社会运行规律的认识。 它包含着哲学、伦理、美学等多种内涵,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学习和理解“道”,有助于我们提升精神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展开
中国文化概论
2025-07-08
14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