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7 页

第 2 页 / 共 17 页

第 3 页 / 共 17 页

第 4 页 / 共 17 页

第 5 页 / 共 17 页

第 6 页 / 共 17 页

第 7 页 / 共 17 页

第 8 页 / 共 17 页

第 9 页 / 共 17 页

第 10 页 / 共 17 页

第 11 页 / 共 17 页

第 12 页 / 共 17 页

第 13 页 / 共 17 页

第 14 页 / 共 17 页

第 15 页 / 共 17 页

第 16 页 / 共 17 页

第 17 页 / 共 17 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元明)
中国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论述题汇总(元明) 元明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沉淀的时代。这段时期,文学的创作和理论研究都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同时也为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要理解这段历史,就必须熟悉其关键的文学名词,并对相关的论述题有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明确“元曲”的概念。元曲,即元代出现的以话章形式流行的杂剧,是当时文学的主要流派。它与唐传奇有着本质区别,更注重表现市民生活和风俗人情,语言也更加通俗易懂。例如,“《窦娥死白首》”就是元曲的代表作,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其次,需要理解“六朝诗歌”的意义。虽然六朝诗歌已经衰落,但它留下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源。这些诗歌的风格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同风貌,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大家”是明代四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们提出的文学理论对明代文学的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柳宗元”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叔山”的“八法”理论,则对文学的艺术表现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此外,明代还出现了“杂说”这一流派,这种文学形式以话章的形式出现,内容广泛,风格多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倾向。 总而言之,元明时期的中国古代文学,虽然在风格和主题上存在诸多差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理解这些词条及其相关的论述题,是深入理解这段时期中国古代文学的关键。
展开
中国古代文学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