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7 页

第 2 页 / 共 17 页

第 3 页 / 共 17 页

第 4 页 / 共 17 页

第 5 页 / 共 17 页

第 6 页 / 共 17 页

第 7 页 / 共 17 页

第 8 页 / 共 17 页

第 9 页 / 共 17 页

第 10 页 / 共 17 页

第 11 页 / 共 17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2 页 / 共 17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3 页 / 共 17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4 页 / 共 17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5 页 / 共 17 页

第 16 页 / 共 17 页

第 17 页 / 共 17 页

中医诊断学—问诊练习题与答案
中医诊断学—问诊练习题与答案 问诊,作为中医诊断的核心手段,犹如一双敏锐的眼睛,通过对患者的言语、神色、舌象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准确判断患者所患疾病。中医诊断学试题题库,正是检验和提升问诊水平的有效工具。这不仅是一份题库,更是一次对你中医诊断知识体系的全面考查。 首先,让我们来一道经典题:一位患者主诉“头晕三天,甚是困扰,伴有易怒,大便溏泻”。根据中医诊断学,如何判断?(A)风寒感冒(B)脾虚湿盛(C)肝阳上扰(D)肾阴不足。 答案:(B) 脾虚湿盛。 脾主运化水湿,大便溏泻提示脾虚;易怒则与气虚有关,综合考虑,脾虚湿盛更为合理。 再来看一道更复杂的病例:“患者主诉‘胸闷气短,半月来,加重于夜,饭后更甚,伴有失眠,甚是痛苦’”。诊断思路应该如何展开? 关键在于分析症状的性质、时间、诱因等,结合“四诊”的特点,要多渠道收集信息,例如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情绪等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舌象和脉象,才能更全面地把握病情。 在问诊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表达进行“听诊”,学会理解患者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把握病情。 要记住,中医诊断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是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深入理解。通过不断练习,熟练掌握各种问诊技巧,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 持续学习,务必参考中医诊断学理论,并结合搜索词条中的各类病例分析。
展开
中医诊断学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