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7 页

第 2 页 / 共 17 页

第 3 页 / 共 17 页

第 4 页 / 共 17 页

第 5 页 / 共 17 页

第 6 页 / 共 17 页

第 7 页 / 共 17 页

第 8 页 / 共 17 页

第 9 页 / 共 17 页

第 10 页 / 共 17 页

第 11 页 / 共 17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2 页 / 共 17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3 页 / 共 17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4 页 / 共 17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5 页 / 共 17 页

第 16 页 / 共 17 页

第 17 页 / 共 17 页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舌诊
舌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的一项核心技法,可以说是在“望闻问切审”这四种基本诊断方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直接反映人体内部的脏腑功能状态,更具有快速、准确、非侵入性等优势,是了解患者病情的“活窗口”。(中医诊断学) 那么,具体来说,舌诊又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首先,我们要知道舌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舌可以分为不同部位,比如“身舌”、“冠舌”、“心舌”、“肺舌”、“中舌”、“胃舌”、“肾舌”,每个部位所反映的疾病侧重点不同。 其次,观察舌的颜色是关键。舌质红,通常提示“热”;舌质白,则多与“寒”、“气虚”、“脾胃虚弱”有关;舌质黄,则可能与“湿”、“气滞”等因素相关;舌质紫,则需要警惕“瘀”、“血盛”等情况。 再者,观察舌的形、沟、脉。舌的形,如舌体肥大、瘦小,可以反映脏腑的功能强弱;舌沟的深浅,则与津液的盈余有关;舌脉的粗细、弦度,则与气血的盛衰直接相关。 另外,不同疾病的舌象也有其特定的规律。比如,在肝气郁结证中,舌尖红紫,舌体浮肿;在脾胃虚弱证中,舌质白苔,舌体萎陷,舌尖红,舌体浮肿。 值得注意的是,舌诊并非凭空臆想,而是要结合患者的证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因此,熟练掌握舌诊的知识点,并结合临床经验,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疾病的本质,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
展开
中医诊断学
2025-07-07
1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