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7 页

第 2 页 / 共 17 页

第 3 页 / 共 17 页

第 4 页 / 共 17 页

第 5 页 / 共 17 页

第 6 页 / 共 17 页

第 7 页 / 共 17 页

第 8 页 / 共 17 页

第 9 页 / 共 17 页

第 10 页 / 共 17 页

第 11 页 / 共 17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2 页 / 共 17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3 页 / 共 17 页
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4 页 / 共 17 页
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xuebayingxiong.com.png)
第 15 页 / 共 17 页

第 16 页 / 共 17 页

第 17 页 / 共 17 页

《中医诊断学》复习笔记+知识点+名词解释+试题题库
《中医诊断学》复习笔记+知识点+名词解释+试题题库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核心,是辨证论治的基石。它不仅仅是疾病的识别,更是一种对人体、疾病、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理解。 诊断学的基础在于望、闻、问、切四诊,四诊的结合才能得出准确的诊断。 望诊,观察面色、形体、舌象等,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闻诊,包括闻患者的气味、体味,以及辨别异常气味,用于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问诊则强调对患者主诉、病史的详细询问,包括病程、症状、伴随症状等。切诊,即脉诊和切诊,是诊断的直接证据,通过脉象判断脏腑功能失衡,切诊则通过观察伤口的情况来判断病邪。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同的脉象对应不同的脏腑和病症。例如,弦脉代表生命力旺盛,而弱脉则提示机体虚弱。 关键词:四诊、脉象、舌象、病史、辨证。 记住,诊断的最终目标是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诊断学不仅仅是理论,更需要实践。 熟练掌握脉象的取法,如握诊、按脉等,是诊断的关键。 试题题库(示例): 1. 下列关于四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望诊注重观察患者的整体情况。 B. 闻诊主要依靠听觉来判断病情。 C. 问诊强调对患者主诉和病史的详细询问。 2. “证”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哪种因素有关? A. 患者的遗传因素 B. 患者的局部环境因素 C. 患者的体质和脏腑功能失衡 3. 对于“脉弦、细、迟、正”的描述,哪个选项正确? A. 代表肝阳旺盛,心血无瘀 B. 代表脾胃虚弱,气化无力 C. 代表肾阳虚衰,气血上涌
展开
中医诊断学
2025-07-07
1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