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总结
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总结 中医耳鼻喉学,这门古老的医学分支,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诊疗方法和对人体生理结构的深刻理解而著称。复习中医耳鼻喉,首先要牢固掌握其核心概念——“经络”与“气血”。 鼻、耳,作为人体重要的感官部位,与三阴交、太溪、印堂等经络紧密相连,气血的运行直接影响着其功能。 要理解中医耳鼻喉的诊疗,不可忽视“辨证论治”这一根本原则。例如,常见的耳部疾病如耳鸣、眩晕,往往与“风寒湿邪侵袭”、“肝肾阴虚”、“气血瘀滞”等证型有关。而鼻部疾病则与“脾虚湿盛”、“肺虚”、“风寒湿邪”等证型密切相关。 再来说说一些关键名词。 “耳聋”,在中医里,并非单纯的听力丧失,而是指“失听”,与“风寒感冒”、“湿邪内阻”、“肝肾阴虚”等病因相关。“鼻炎”则可分为“风寒湿邪”、“风热血燥”、“阴虚风燥”等多种类型。 辨别清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三清交汇穴”——三阴交穴,是耳部重要的腧穴之一,位于耳廓前缘,是“三阴”经络汇聚之处,具有疏风解表、调和气血的功效。 同样,印堂穴位于鼻翼缘,对于治疗头痛、眩晕、风寒感冒等症有显著疗效。 此外,还要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如川贝加霜汤、清利发洛汤等,这些方剂在治疗耳鼻喉疾病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医耳鼻喉复习的核心在于理解病因病机,掌握辨证论治的原则,并结合具体的临床案例进行学习,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精深的医学知识。
展开
中医耳鼻喉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