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医耳鼻喉名词解释及问答
中医耳鼻喉名词解释及问答 耳鼻喉科,在现代医学中是独立门类,但在中医看来,耳鼻喉却息息相关,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重要枢纽。 “耳鼻喉”这一称谓,也称为“耳鼻喉”,这个词汇本身就蕴含了中医对这两个部位的理解。 简单来说,中医耳鼻喉科的诊断和治疗,都基于对“气”、“血”、“经络”的理解。 那么,究竟有哪些关键的中医耳鼻喉名词呢?比如,“耳”在中医中被认为是“听、辨、声”的部位,而“鼻”则代表“嗅、辨、嚏”的功能。这两个部位的病变,往往反映了上焦(头部前部)的失调,比如肝、脾、肺等脏腑的功能失常。 “经络”在耳鼻喉科的诊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比如,百会穴位于头顶,是调整气血、安神定惊的重要穴位,常用于治疗眩晕、头痛等症状。 还有的穴位,如翳风穴、风池穴,则用于疏风散寒,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状。 此外,“脉”是中医诊断的关键。 中医耳鼻喉科的诊疗,往往会结合患者的脉象来判断病因和治疗方向。 比如,浮脉可能提示水湿内盛,需清泄;缩脉则可能提示气血上枯,需补益。 经常有患者问:“耳鸣是不是一定用中药啊?” 事实上,耳鸣的治疗,既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中药调理,比如用ysuckle、bellwort等药材,来疏风散寒,清利头目。 但值得注意的是,耳鼻喉的病变,切忌盲目自行用药。 务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毕竟,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因也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
中医耳鼻喉
2025-07-07
1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