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3 页

第 2 页 / 共 13 页

第 3 页 / 共 13 页

第 4 页 / 共 13 页

第 5 页 / 共 13 页

第 6 页 / 共 13 页

第 7 页 / 共 13 页

第 8 页 / 共 13 页

第 9 页 / 共 13 页

第 10 页 / 共 13 页

第 11 页 / 共 13 页

第 12 页 / 共 13 页

第 13 页 / 共 13 页

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总结2
中医耳鼻喉复习重点总结2 耳鼻喉科是中医经典科,其诊治病症的核心在于辨证论治,而非单纯的西医诊断与治疗。中医耳鼻喉的辨证思路,首先要明确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经络分布等等。毕竟,耳朵和鼻子不仅仅是单纯的器官,它们与整个身体的平衡息息相关。 关于耳部疾病,辨别“风”、“寒”、“热”、“湿”、“血”、“虚”、“瘀”为六证是基础。比如,感冒引起的耳朵胀痛,往往是“风寒湿”犯病;而梅毒引起的耳痛,则多为“血症”。耳部病症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因,采用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化湿止痛等方药。 鼻部疾病的诊治同样以辨证论治为核心。 “风”、“寒”、“热”、“湿”、“血”、“虚”、“瘀”也同样是判断鼻病的重要依据。 慢性鼻炎往往是“风寒湿”犯病,而鼻出血则可能是“血虚”、“瘀血”所致。 治疗上,常用辛温解表、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的方剂。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耳鼻喉的治疗,讲究“治标明本”。 比如,治疗感冒引起的耳痛,除了对症止痛,还要注重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调理脾胃,以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很多时候,耳鼻喉的疾病,是整体卫生的结果。 总之,中医耳鼻喉的复习,不仅仅是记忆条文,更重要的是理解中医的精髓——辨证论治。 要深刻理解每个证型所体现的病机,才能对症下药,真正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在临床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
中医耳鼻喉
2025-07-07
16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