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中医方剂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中医方剂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中医方剂学,是研究中草药配伍、剂型、用量及诊治方法的学科,是中医临床医学的核心内容。要理解中医方剂学,首先要掌握其基本概念:方剂,即具有一定疗效的药物组合;方组,则是对方剂的组合方式。 核心概念之一是“归经”、“经络”,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一条“经络”系统,药物的配伍与运用,常常围绕着“调和诸气”、“通络”这一原则。 比如,常用的“通经活血方剂”如桃李四时汤,其主治特点在于通过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方剂的分类是方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方剂分类方法包括:按功效分类,如补益汤、承气汤等;按主治疾病分类;按药材性味分类等等。 了解不同分类标准,有助于更清晰地把握方剂的特点。 另一点至关重要是“伤寒辨证论治”。 伤寒辨证的核心在于快速准确地判断病位、病证,从而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比如,常用的“麻杏石甘汤”,其麻杏开复气,石甘润肺,共同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方剂的辨证论治是方剂学研究的精髓。 辨证,即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论治,即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方剂进行治疗。 这一过程需要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深刻理解。 掌握方剂学知识,需要反复学习、实践和总结。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才能真正理解中医方剂的精髓,从而更好地运用方剂,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
中医方剂学
2025-07-07
17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