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中医方剂学重点内容知识点笔记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及试题解析
中医方剂学重点内容知识点笔记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及试题解析 中医方剂学,这门看似古老的学科,实则蕴含着精妙的临床经验和深刻的理论体系。期末考试的准备,对许多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挑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考试,我们整理了以下重点知识点及试题解析,希望能为期末考试提供助力。 核心理论: 辨证论治是方剂学的基石。理解四气学说、五脏五腑辨证、六经络辨证,以及阴阳平和衰的理论,是掌握方剂学精髓的关键。掌握“伤寒辨脉”、“轻重辩证”等核心辨证方法,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不同证型的病机,从而选方配药。 常用方剂: 记住常用方剂的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是基础。例如,六味地黄丸的补脾益气、归肝降火,的理解;当归饮子补血活血的运用,都需要牢固掌握。此外,对一些经典方剂的变用、加减,也需要重点关注。 试题示例及解析: (1) 假设患者主症“胸闷胁胀气短”,伴善汗,舌苔薄白,脉弦细缓。根据辨证原则,以下哪种方剂最为合适? (A) 六味地黄丸 (B) 大紫汤 (C) 鸡ليل湯 (D) 杏仁荓汤 答案:(C) 鸡ليل湯 解析: 辨证为“外虚表寒证”,以温邪化寒为治法。鸡ليل湯属温陽散寒方,能有效缓解胸闷胁胀、气短等症状。 (2) 辨证“里寒湿证”时,以下哪种药物不宜选用? (A) 苍术 (B) 干姜 (C) 甘草 (D) 黄芪 答案:(D) 黄芪 解析: 黄芪是补气用药,而里寒湿证多因气阴两虚,应以健脾化湿、养阴为主,黄芪在此证型不适用,反而可能加重湿气。 掌握方剂学并非仅仅是死记硬背药味,更重要的是理解其病机、临床应用,以及如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祝大家期末考试顺利!
展开
中医方剂学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