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9 页

第 2 页 / 共 9 页

第 3 页 / 共 9 页

第 4 页 / 共 9 页

第 5 页 / 共 9 页

第 6 页 / 共 9 页

第 7 页 / 共 9 页

第 8 页 / 共 9 页

第 9 页 / 共 9 页

中医方剂学 重点考点汇总(知识点总结/重点笔记/期末复习资料)
中医方剂学 重点考点汇总(知识点总结/重点笔记/期末复习资料) 中医方剂学,看似古老,实则蕴含着无穷的临床智慧。期末复习之际,整理好以下重点,相信能帮你稳固基础,应对考题。 首先,要牢固掌握“五大原则”:归经、归脾、归肝、归肾。这五大原则是理解方剂性质、功效的基础。知道一个方剂主要针对哪个脏腑,它如何作用,就理解了方剂的“心”。 比如,归脾方剂注重脾胃虚弱,强调补益脾胃,这是其核心理念。 其次,精通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配伍禁忌。 例如,六味地黄丸,以地黄二味、黄芪一味、当归一味组成,主要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证,其配伍禁忌也至关重要,例如,不宜与酸苦寒性物质同用。 熟练掌握这些常用方剂的临床应用,是考试的关键。 此外,务必重视“性味”、“归经”、“伤寒辩证”的区分。 了解药物的性味,能够帮助你判断药物的整体作用;掌握伤寒辨证的原则,则能让你在临床诊断上更加精准。 别忘了,方剂的运用,离不开辨证论治的原则。 最后,多做历年真题,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方剂的临床应用。 记住,中医方剂学不仅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临床逻辑和治疗思想。 祝你期末考试顺利!
展开
中医方剂学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