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
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 中医护理学,作为中医整体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整体观念指导护理实践,旨在通过调整人的整体状态,恢复机体自身调节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的目的。 “中医护理学”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对传统中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核心概念之一是“辨证论治”。 辨证,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病因病位等方面的判断。 辨证之后,才能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 在护理实践中,辨证论治体态决定了护理措施的针对性、个性化。 再者,“气”、“血”、“津液”是中医护理学的核心概念。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生理功能的基础。 “血”是滋养身体、推动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 “津液”则包括各种液体,如汗液、唾液、胃液等,它们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护理实践中,要重视这些能量的调节,维护机体平衡。 此外, “阴阳”、“五行”理论也贯穿于中医护理学中。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力量,而五行则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护理实践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阴阳平衡,协调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目的。 最后, “养生”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医护理学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也强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强调通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的习惯,来维护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使人身心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理解这些名词,是学习中医护理学的基础。
展开
中医护理学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