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整理——中医护理学
中医内科学名词解释和简答整理——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作为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在于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特定的护理方法,以达到调理气血、扶正祛邪、巩固卫机、延年益寿的目的。它与西医护理虽然目标不同,但都致力于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辨证施治”是中医护理学的基石。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诊断,更是一种综合分析,包括患者的证型、情状、病史等,最终确定治疗方案。比如,对于“表证”,强调外用药物和手法,以扶卫祛风;对于“里证”,则侧重于补益气血、调整脏腑功能。 “伤寒辨证”更是中医护理学中的经典范畴。区分“余热”、“蕴热”、“潜热”和“实热”,决定了用药方向和护理措施。例如,余热需以清凉解暑,蕴热需以泻火祛湿,潜热则需要补益正气。 “胃虚”在中医护理学中至关重要,常见于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护理上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凉刺激,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补胃的方法。 “气血学”是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强调气血的运行、充盛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护理工作需要关注患者的气血不足、气血上浮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温 abdomen、调理饮食等。 “脉诊”也是中医护理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辨别脉象,可以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状态,从而指导护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总之,中医护理学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深度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展开
中医护理学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