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合集
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合集 中医护理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护理,它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经验。它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理解中医护理学的基础,首先要了解一些关键名词。 “脉诊”是中医护理诊断的核心手段。通过对患者脉象的观察、辨别,可以判断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运化情况,从而为护理提供指导。准确的脉诊是决定护理方案的关键,是中医护理学中最独特的表现之一。 “辨证”则是中医护理的核心思想。在辨证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证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五脏六腑”是中医理论中的基础概念,它们的功能失调往往是导致疾病的根源。 了解各脏腑的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患者的病情。 “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代表着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中医护理学注重通过各种方法,如推拿、针灸、温熨等,来调理患者的“气”,增强其自身的抵抗力。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代表着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力量。 维持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而中医护理学也注重通过各种手段来调节阴阳失衡。 “经络”是人体运行的通道,其气血运行,沟通脏腑,也影响着身体的各个部位。中医护理学利用推拿、按摩等方法,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寸关膜”是位于肾脏根部的薄膜,被认为是人体的“水جنة”。中医护理学重视对“寸关膜”的调理,以增强肾脏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总之,中医护理学名词解释的核心在于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只有理解这些关键概念,才能真正掌握中医护理学的精髓。
展开
中医护理学
2025-07-07
15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