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复习资料!《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知识点+名词解释+题解
复习资料!《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知识点+名词解释+题解 中医,源远流长,其精髓在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基础理论。 这套理论体系,如同中医的骨架,支撑着整个医学体系,理解它们至关重要。 想要在中医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掌握这些核心概念。 首先,让我们聚焦“阴阳”。 阴阳并非单纯的黑白对立,而是指事物存在的一种对立统一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阳”代表积极、热、动,象征着生命力与扩张;“阴”则代表消极、寒、静,象征着衰竭与收缩。 阴阳的平衡是维持生命健康的关键。 接下来,便是“五行”。 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用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 五行相生相克,相互制约,构成了复杂而精妙的宇宙运行法则,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脏腑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部分。 肝、胆、心、脾、肺、肾六脏,胃、小肠、大肠、膀胱四腑,它们并非简单的生理器官,而是构成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组织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最后,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人体运行的“气道”,它连接脏腑,并延伸到四肢,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了解经络的分布和作用,对于理解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此处省略题解部分,以符合要求)
展开
中医基础理论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