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医基础理论》 知识点+试题题目答案+重点+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 知识点+试题题目答案+重点+名词解释 中医,源远流长,其精髓在于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被称为中医基础理论。它并非简单的“偏方”堆砌,而是对人体、自然、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总结。理解这些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关键,也是临床实践的基础。 核心知识点: 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代表了正负、动静、刚柔、热冷等对立统一的二元对立概念。它体现了中医对事物变化的认识。 试题: 下列关于阴阳学说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B. 阴阳的变化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C. 阴阳是绝对的,不存在相互转化 D. 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则 五行学说: 五行(木、火、土、金、水)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各部分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理论体系,体现了中医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认识。 气血学说: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保证。 脏腑学说: 中医将人体器官系统划分为脏腑,并赋予它们特定的功能和作用,共同参与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 重点理解: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在于“整体观念”,强调人体的组成部分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 这种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的各个理论体系中,体现了中医对自然、和谐、平衡的追求。 名词解释: 精: 在中医理论中,精指人体生命的本源,是构成人体所有组织器官的物质基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本真: 指人体在健康状态下所具有的自然状态,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 经络: 经络是生理学上不存在的,而是中医理论中的概念,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是人体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可以打开解读中医智慧的大门,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医的精髓,提升中医学习和实践能力。
展开
中医基础理论
2025-07-07
1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