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大全 中医,这门博大精深的医学体系,根植于数千年的实践经验。要理解中医,就必须先掌握它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这些理论,正是构成中医思维的基石,就像构建一座宏伟宫殿,每一个砖石都至关重要。 “中医基础理论”这个概念,涵盖了许多核心概念,例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等。这些并非简单的名词,而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体系,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思维框架。 阴阳: 阴阳是中医最根本的哲学概念,代表着相互对立统一的力量。它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与能量的二元性,也反映了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比如,早上是“阳”,晚上是“阴”,这便是阴阳的自然规律。 五行: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是描述自然界及人体内部物质变化的哲学概念。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助相制,体现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生态链。 脏腑学: 中医将人体分为脏腑,如肝、脾、肺、心、肾、三焦等。每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健康。 经络学: 经络是连接脏腑与体表的通道,它既是气血运行的路线,也是脏腑相互沟通的桥梁。通过经络,气血可以遍布全身,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学习中医,就像在迷宫中探索,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这些基础理论入手,才能逐渐领悟中医的精髓。 掌握这些理论,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展开
中医基础理论
2025-07-07
17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