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11 页

第 2 页 / 共 11 页

第 3 页 / 共 11 页

第 4 页 / 共 11 页

第 5 页 / 共 11 页

第 6 页 / 共 11 页

第 7 页 / 共 11 页

第 8 页 / 共 11 页

第 9 页 / 共 11 页

第 10 页 / 共 11 页

第 11 页 / 共 11 页

《中医基础理论》 知识点+试题题目答案+重点+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体系,其精髓在于对人体及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构建中医理论的基础,在于“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核心概念。这些概念并非简单的形体描述,而是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抽象概括。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它并非指简单的好坏,而是指人体内部的两种相反的力量,如热与寒、动与静、刚与柔。阴阳的平衡是健康的基础,而病邪的产生则往往是阴阳失衡的表现。 “五行”理论则阐述了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规律。中医认为,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息息相关。例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系统。 “脏腑”学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中医将人体分为脏腑,如肝、脾、肺、心、肾、三焦等,并赋予每个脏腑特定的功能和作用范围。 脏腑之间相互影响,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行。 “经络”是连接脏腑、气血的通道,是人体进行生理功能调节的重要途径。 经络的分布和作用,也直接影响着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试题题目答案(示例): 1. 阴阳学说中,"阴"和"阳"分别代表: (A) 寒热 (B) 刚柔 (C) 顺逆 (D) 动静 答案:(A) 2. “五行”理论中,木生火,则说明了什么关系? 答案:相生关系 重点: 理解阴阳对辨证施治至关重要。 掌握五行理论有助于我们把握疾病的整体方位。 认识到脏腑的功能及相互关系,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基础。 名词解释: 阴阳: 指人体内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力量。 五行: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相生相克等复杂的规律。
展开
中医基础理论
2025-07-07
18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