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 页 / 共 7 页

第 2 页 / 共 7 页

第 3 页 / 共 7 页

第 4 页 / 共 7 页

第 5 页 / 共 7 页

第 6 页 / 共 7 页

第 7 页 / 共 7 页

中医临床护理学复习资料6篇(全文)
中医临床护理学复习资料6篇(全文) 中医临床护理学,这门学科在传统医学的根基上,孕育出了一套以“整体观念”为核心的护理体系。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疾病治疗后的护理,更强调对患者的生命状态、精神状态、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全面关注。作为一名中医临床护理师,我们需要理解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护理实践中。 第一篇——“伤寒治则与护理” 探讨了中医伤寒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强调辨证施治,针对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例如,对于表虚自汗者,则需注重保温通宣,减轻患者的痛苦。 第二篇——“失眠治则与护理” 分析了失眠的病因病机,从辨证出发,针对心主神、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惊等证型,运用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调理患者的睡眠功能,同时注重环境的改善和心理疏导。 第三篇——“中暑治则与护理” 详细阐述了中暑的病理机制,以及“清热解暑”的护理原则。重点关注散热、清利咽喉、祛风除湿,并针对不同证型,运用药物和非药物相结合的方法,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第四篇——“伏热症治则与护理” 聚焦于伏热症的辨识与处理,强调“清热解毒,祛风散湿”的治疗原则。护理上注重辛凉解暑,适当饮食清淡,改善通风,以达到温阳祛湿的治疗效果。 第五篇——“脾胃虚证治则与护理” 探讨了脾胃虚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护理上如何调理脾胃功能。注重饮食调理,使用具有健脾养胃作用的药物,并进行针灸、推拿等辅助治疗,以增强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 第六篇——“情志病证治则与护理” 分析了情志失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护理上如何调节患者的情绪。重点是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增强治疗效果。
展开
中医临床护理学
2025-07-07
0次阅读
资料获取方式
温馨提示:登录学霸英雄官网后可获取更多大学生必备科目和考证等复习备考资料!